


「京崑粹藝 • 晶霞箏輝」
The charm of JingKun & Zheng Music Concert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晚上8時
26 December 2024 (Thu) 8:00pm
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Sha Tin Town Hall Auditorium





演出嘉賓

羅晶 箏
箏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古箏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理事,貴州大學客席教授,羅晶古箏藝術團、和風韶華箏樂團藝術指導。師從著名古箏教育家、演奏家何寶泉、孫文妍伉儷。1995年以優異的成績提前一年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進入上海民族樂團,2002年優秀人才計劃加入香港中樂團,任箏首席,其間仼教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
深得浙派箏藝精髓的同時也全面精熟於各大傳統箏派,其演奏文秀而不纖弱,妍麗而不嬌豔,淡雅而不單薄,空靈而不虛幻;顯現出恬靜閒適,清新雅健的藝術風格。她於1989年獲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少年專業組第一名。1993年起連續四屆參加「上海之春」展演,並獲音樂表演獎。1995年獲文化部主辦的東方杯全國古箏比賽青年組二等獎。1999年於美國卡內基音樂廳舉辦首場獨奏音樂會,之後於香港、臺灣、上海、揚州、四川、西安等地舉辦獨奏音樂會,曾先後出訪歐洲、亞洲、澳洲、北美洲、臺灣和澳門等二十幾個國家及地區。並於各重大比賽中,如文華獎、白玉蘭國際大賽等,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項,培養了一批優秀學生。
2021年編輯並出版《顧冠仁重奏集》及《箏技小曲》。1992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羅晶古箏演奏專輯》,其中首錄《茉莉芬芳》和《姊妹歌》深受好評。同年應邀以古箏重新演譯《臨安遺恨》和《梁祝》,並由上海交響樂團協奏錄成唱片。2001年首演古箏與樂隊《山水》。2006年首演古箏、笛子雙協奏曲《牡丹亭》。2010年首演箏 協奏曲《西施》,2021年首演箏協奏曲《英雄淚》曾錄製了《瀏陽河》、《恆春耕農歌》、《川江情》、《月兒高》、《將軍令》及《高山流水》《箏緣》等幾十張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

鄧宛霞 京崑曲表演藝術家
著名崑曲、京劇表演藝術家。1991年獲第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為首位獲此中國戲劇界最高榮譽的香港演員;「香港藝術發展獎2008」之「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戲曲)獲得者;2010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
師承京崑藝術大師俞振飛,其表演風格清新脫俗,演唱細膩傳神,扣人心弦,有「香港京崑藝壇明珠」之美譽。2014年獲中國國家京劇院特邀,演出京劇《慈禧與德齡》中德齡一角。2017年應邀於北京 第十屆「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閉幕式 作「香港京崑藝術家鄧宛霞專場演出」。2019年獲邀擔任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評委。曾數度出訪法國、澳洲、新西蘭、英國等。並曾於澳洲國立大學、悉尼大學、昆士蘭音樂學院、倫敦大學、約克大學、北京大學等學府作講學、示範演出。2016年,以論文 The Aesthe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Theatre –A Performer’s View (《從表演者角度看中國戲曲美學》)獲取澳洲國立大學博士學位。2023年應中華書局邀約出版《心.路 – 鄧宛霞藝術人生文集》,同年推出藝術系列片集《漫步京崑》。鄧氏為香港京崑劇場創辦人及藝術總監、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香港演藝學院校董。

陳荻威 合唱 指導
陳荻威博士修畢英國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榮譽音樂學士課程後,於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深造,並獲取高等音樂演藝研究碩士學位。其後,陳氏獲頒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博士學位,並出版了有關聲樂教學的著作。
在倫敦求學期間,陳氏是英國廣播公司交響樂團合唱團的成員,積極參與該公司夏季逍遙音樂節和歐洲遊歷節目內的演出。陳氏並在許多著名場館,如倫敦市中心的攝政廳,台北國家音樂廳,上海歌劇院大劇院和香港大會堂,參與獨唱、合唱或管弦樂團演出。
陳氏曾任職英國金斯頓大學講師、香港浸會大學音樂課程主任、香港教育大學助理教授。陳氏熱衷於教學工作、學術研究、合唱指揮及演出。除了擔任著名出版社 Routledge『勞特里奇』的編委和兼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香港教育大學校外評審員,陳氏現擔任香港東區崇德社社長 (2022-2024) 以致力於義工服務,並兼具音樂總監和合唱指揮的資歷,包括自 2003 年起擔任『樂韻唱聚』指揮(前身為城大愛樂合唱團),2014 至 2018年指導香港教育大學最大型近百人的合唱團 Cantamus,2017 年起接任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六藝合唱團指揮,及由 2019 年起指導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合唱團。

葛力